当前位置:EagleTrader > 资讯 > 正文

EagleTrader采访|止损比止盈难,但那才是交易员真正的分水岭

在本期采访中,我们邀请到了一位已成功通过 EagleTrader 自营交易考试的交易员 ——
赵亚博。他拥有8年的外汇交易经验,并打算以全职的方式加入到分润账户交易之中。

相较于短期成绩,他更关注交易系统的完整性与可复制性。他的策略结合了基本面、技术面与经验判断,注重交易纪律与仓位管理,并不断通过复盘和调整进行系统迭代。他始终认为:“中长期盈利,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入场点以及止损,其次是要学会持仓。”

面对波动、亏损与运气,他有一套自己的看法与处理方式。本文将围绕他的交易动机、决策方法、风险管理与市场偏好进行解析,看他如何建立稳定盈利的路径,并在面对不确定性时依然保持冷静和清醒。

EagleTrader采访|止损比止盈难,但那才是交易员真正的分水岭

为什么选择交易

赵亚博交易员进入外汇市场已超过八年。谈及当初选择交易的动因,他简洁而坚定地表示:“交易的多元化以及规则性。”对他来说,交易不是投机冒险,而是一种可以在规则中寻求自由的方式。

如今,他选择以全职交易员的身份加入 EagleTrader 体系,这是他对自己能力和节奏的深度认可,也标志着一个更职业化阶段的开启。

多维度构建,纪律为

在交易方法上,赵亚博交易员并不偏执于单一视角。他将交易决策中不同要素的重要性做了明确划分:“技术分析 30%,基本面 40%,直觉+经验
30%。”这种多维度的决策方式,也帮助他在复杂行情中做出更稳妥的判断。

他最新的交易策略刚于一个月前进行了重大细化:“新策略细化了很多分支,在不同的时间周期进行不同的量价对比,进而选择入场点。”

关于运气因素,他看得非常清晰:“运气因素只能避免,无法消除,通过控制开仓时间来规避掉部分风险是其中之一。”这也体现出他更偏好系统化、概率导向的交易方法。

他制定了完整的交易计划,并在执行中不断优化:“是的,目前针对不同周期对应有不同的策略,严格执行并正在加以完善。”

从爆仓中吸取洞察力

提起爆仓经历,赵亚博交易员并没有回避:“爆过,在一段顺势行情中,一直在抓回调,一直想抓顶底。”他认为,这类爆仓更多源于心态畸形,而非策略本身。

对计划内外的风险控制,他有着清晰的边界认知:“如果是计划内的开仓,那只需要严格执行止盈止损;如果是计划外的,那么及时手动平仓是最稳妥的方法。”

当交易出现大幅盈利但又遭遇利润回撤时,他强调要根据策略系统设定来应对:“如果回撤利润百分比是在系统策略当中可接受范畴的,那正常走止盈止损即可;如果占你仓位很多比重,那尽量在亏损更多之前及时止损。”

他直言:“要知道手动止盈很容易,但手动止损是很难的,交易员需要有洞察能力。”这是他多次实战与回撤后,提炼出的经验。

波动是供需的语言

虽然许多交易者偏好稳定市场,但赵亚博交易员反其道而行:“我更倾向于波动性市场,它反映了庞大的供需关系。”

在他眼中,波动并不是混乱,而是一种市场语言,一个健康的市场应当具备大小不一的波动性。正因如此,他的风险承受方式也更为审慎:“每次交易预期会占用 2%-5%
的风险,尽可能低于 5%。”

对于每次交易最大回撤后的恢复周期,他的经验也给出了明确估算:“如果是日内交易,可能要 1-3 个交易日;长线交易的话,可能要 5-7 个交易日。”

从实战中完善系统

通过这次 EagleTrader
考试,赵亚博交易员最大的收获是对交易系统的反思与强化:“最大的收获是完善了自己仓位管理的能力,以及风险控制的能力。”

他对新加入的交易员也给出了一些朴实又中肯的建议:“1、不要逆势操作;2、不要急于求成;3、学会仓位管理;4、学会何时出场。”

赵亚博交易员的交易观很清晰:稳定盈利并不是靠一两次押对方向,而是在长期中构建可复制的系统,建立纪律,控制风险。他深知,人性永远是交易最大的敌人,而“洞察”和“执行”,是交易员永远要修炼的课题。

他用真实经历告诉我们:爆仓不是终点,回撤不是失败,情绪不是理由。只要能在系统中持续优化,规则中不断修正,每一笔交易都将是向前的一小步。

正如他所说:“要知道手动止盈很容易,但手动止损是很难的。”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

作者:Eagle Trader,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EagleTrader
原文地址:《EagleTrader采访|止损比止盈难,但那才是交易员真正的分水岭》 发布于2025-08-08

分享到:
赞(0)

评论 抢沙发

6 + 7 =


Eagletrader

孵化全球顶尖交易员

参与90%盈利分润

访问官网 考生报名

联系我们

系电话:852-53489575 联系邮箱:[email protected]

访问官网

登录

忘记密码 ?

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

Q Q 登 录
微 博 登 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