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EagleTrader众多通过自营交易考试的交易员中,赵亚博是一位以“规则与洞察”见长的交易者。
他从事外汇交易已有八年,这段时间里,他见证了市场的风云变幻,也见证了自己从情绪化操作到理性系统化交易的转变。
当被问及为何选择并坚持交易时,他的回答干脆又有力——“交易的多元化以及规则性”。
在他看来,交易吸引人的地方,不在于短期的收益诱惑,而是这项事业的逻辑闭环:它考验你的思维、你的执行力、你的自控力——也考验你能否在混乱中维持秩序。

以规则取代情绪
赵亚博交易员的交易体系建立在“分析与概率”之上。在做出交易决策时,他将基本面分析与技术分析结合使用——基本面占40%,技术分析30%,直觉与经验则各占30%。这是一种平衡,也是一种自信。
“中长期盈利,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入场点以及止损,其次是要学会持仓。”这句话几乎可以代表他的交易哲学:在入场那一刻,已经决定了你后续的风险与收益。
他强调,策略的意义不在于复杂,而在于持续优化与验证。他最近一次大幅修改策略是在一个月前,新系统更精细地将量价关系分拆到不同时间周期,以匹配不同市场节奏。“只有数据和逻辑能让交易可重复,而不是靠一时的灵感。”
运气,是不执行者的借口
谈到“运气”这个常被交易员挂在嘴边的词,赵亚博显得格外理性。“运气因素只能避免,无法消除。通过控制开仓时间来规避掉部分风险,是其中之一。”
他认为真正的“坏运气”,往往来自“不执行”。如果是计划内的开仓,只需严格执行止盈止损;但如果是计划外的临时加仓,那就意味着必须手动止损、立即止血。
“手动止盈很容易,手动止损很难。但真正成熟的交易员,懂得什么时候必须‘动刀’。”
从冲动到洞察
“爆过仓。”当谈到交易低谷时,赵亚博并没有回避。那是在一段顺势行情中,他不断尝试抄顶抄底,一次次“想抓回调”,最终陷入亏损泥潭。
“普遍很多人都是这种情况,心态完全畸形。”这次经历让他彻底理解到,冲动与逆势操作,是交易员最大的敌人。
现在的他,会在系统中提前设定最大风险阈值——若可承担风险为100分,每次交易只动用2%-5%,严格遵守风险控制。“仓位,就是交易员的命。”
波动,是市场的语言
与一些偏好稳定行情的交易员不同,赵亚博更喜欢“波动性市场”。
他解释道:“波动反映了庞大的供需关系,一个健康的市场一定会出现大小不一的波动,这正是交易机会所在。”
但他同时强调,波动并不代表盲目追逐,“重要的是理解波动背后的节奏,而非被它的表象牵引。”
盈利的回归之路
在赵亚博的经验中,市场的恢复力取决于交易周期的长度。“如果是日内交易,最大回撤后通常要1到3个交易日;如果是长线交易,大约需要5到7个交易日才能回到净值高点。”
这不是运气,而是概率的体现——一种长期数据积累下的统计结论。
完善与成长
回望EagleTrader自营交易考试的经历,赵亚博最大的收获是“完善了仓位管理与风险控制能力”。
考试并非只是一次筛选,更是一次系统检视——让他重新校准交易逻辑,找到理性与纪律的平衡点。
对于新加入的老鹰交易员,他留下了四条建议:“一,不要逆势操作;二,不要急于求成;三,学会仓位管理;四,学会何时出场。”
八年的交易旅程,让赵亚博从市场的追随者,成长为规则的践行者。他深知,市场永远中性——盈亏的差距,只在于执行的严谨与心态的平稳。
如今的他,不再试图“战胜市场”,而是学会与市场共舞——在波动中寻稳,在规则中取胜。





评论 抢沙发